党建领航促发展 匠心筑梦启新程

原文: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太原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学院之一,立足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现代化服务,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坚持“厚德勤奋、求实创新、红色工匠、为国铸器”的育人理念,重点打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机械设计系党支部和“匠星号”党建品牌。机械设计系以“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协同育人”为核心路径,立足机械学科凝练党建特色,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创新之路。
创新融合机制 筑牢发展根基
机械设计系以山西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牵引,以“组织联建、党员联创、资源联享”为目标,深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通过打破校地、校企之间的壁垒,主动对接行业龙头企业,构建起覆盖“党建共建、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多维协同发展体系。
机械设计系与国家战略重点企业开展多层次联建合作,涵盖签署党建共建协议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依托校企党建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牵头成立“煤矿综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煤机行业技术中心”等科研与育人载体,制定联合研发、人才互聘、成果转化等配套机制,为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与实践阵地。
传承革命精神 厚植红色基因
机械设计系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刘胡兰小组”开展党建联建,共同将“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融入党建与育人全过程。
机械设计系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工匠精神与奉献品格,强化党员的使命担当与身份认同;推动红色精神向教育教学延伸,全体教师将红色精神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通过讲述煤矿机械领域的技术攻关案例、工程师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产业兴邦”的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植入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协同育人 培育红色工匠
机械设计系依托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精心打造“校内教师+企业导师+技术专家”三位一体育人团队,将党建工作目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党员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紧密协作,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任务,组建联合答辩小组,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党员教师将党建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案例讲授与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悟科学精神、厚植工程伦理、明晰社会责任。系部教学和育人成果丰硕,近5年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思拓”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基地培养学生3000余人,获国家级奖50余项。
聚焦国家战略 赋能产业升级
机械设计系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核心使命,以党建为纽带,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依托校企共建平台,5年来,机械设计系联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50余项,完成企业合作课题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100余项。
其中,“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CAE技术与数字化设计系统”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代设计网上合作创新平台”“大型采掘运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系统与关键技术”“高可靠性采煤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综采装备数字化集成设计与虚拟监测系统”成功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机械设计系开发的“高压大流量高水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及测试平台”“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大巷自动风门”“锚网支护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系统”等已在省内外多家煤矿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煤矿的智能化水平。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机械设计系将始终以“红色引擎”为动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努力打造煤机领域高校党支部先锋队,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教育强国与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庞新宇 武佐君 郭 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