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承办全校教学能力提升专题报告会-如何破解教学创新的“三难困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愈发成为驱动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要求,助力我校教师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与竞赛实力,10月31日下午,我校教学能力提升专题报告会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一层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报告会由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靖军教授,围绕“脑-手-心”三位一体、双轮驱动、四“方”传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参赛经验展开分享。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主任)姚晓红、校级督导任家骏教授、晋中学院机械系副院长解继红教授,以及全校各学院的百余名教师出席活动,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丁华担任主持。


报告会中,于靖军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参加第五届教创赛心得体会》为主题,对教创赛近五届的发展走向与赛道变化做了系统梳理,助力我校教师从宏观层面把握备赛方向。他聚焦备赛实际操作,详细解读了前期准备、课堂实录、报告撰写及现场汇报答辩等全流程的核心要点,尤其在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撰写方式与现场展示策略上,进行了重点且深入的分析。

于靖军表示,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必须重视逻辑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确保内容既能充分彰显教学实践的独特性,又拥有严谨的理论支撑。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应重点围绕知识延展、高阶思维训练、创新设计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应深化学情分析工作,精准捕捉教学痛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重塑,创新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并构建多元、多维、贯穿教学全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此外,他着重强调现场展示环节的重要性,建议教师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和清晰流畅的表达,充分呈现教学设计的核心亮点;同时提醒教师在答辩时保持自信从容,灵活应对评委的提问,以便更有力地传递个人的教学理念与创新成果的价值。
此次活动的分享内容充实、案例鲜活,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指导建议。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教创赛心得报告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令人受益匪浅。于教授提出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使大家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助力人才培养,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既为新工科课程改革提供了鲜活参照,也帮大家梳理了备赛思路、明晰了创新方向。

互动环节中,参会教师积极性高涨,围绕“怎样高效组建参赛团队”“如何科学采集教学成效数据”等议题主动提问,于教授针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详尽解答,现场交流氛围十分热烈。

本次报告会是我校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主动破解教学创新“三难困境”的扎实行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与顶尖赛事专家直接交流的平台,有效激发了我校教师深耕卓越教学的内在动力。学校会始终坚守“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理念,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学院也将认真领会本次报告会传达的核心观点,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改进的实际行动,进一步细化教学创新举措,为培育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增添更多创新力量。
初审:郭炳江
复审:丁 华
终审:武佐君


